Help and SupportEnglish

00:00:00

优选会员可享无限制生成

圈、镯的流行和变迁(二)

2019-3-22 10:16 来自 镯痴仙 发布 @ 情怀故事

        
手表的出现淡化了人们对手镯的迷恋程度,手表的普及时代,半数以上女士的腕间装饰由手表替代了手镯,男子几乎手表成了装饰自己腕间的唯一饰品。
  银手镯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即便是给它精雕錾花,打银师傅付出的劳动时间也很有限。它的制作工费低廉,能满足大多数普通劳动人民的消费需求。而玉手镯在那时采用落后的木制动力旋床磨制时用工时间很长,加工费用很大。如果再加上改变款式如连珠、雕花、拧绳时加工费用会成好多倍增加。玉材料本身又价格昂贵,它昂贵的成品价格只能是富贵人家的宠物,普通老百姓是接受不了的。到民国以后,银手镯还普遍继续着它的买卖加工交易行为,普通老百姓中玉手镯的买卖行为相对比较少见,人们在生活中见到佩戴玉手镯的始终是比较稀少的。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十几年中由于特殊原因,手镯在中国出现了断代,这个时期手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是“犯禁”的,汉族区域已经看不到手镯的身影。现代手镯的重新盛行始于一九八三年,是女士们在当年的春节晚会上看到了港台明星佩戴的玉手镯才勾起她们对手镯的重新热爱。聪明的商人看到了商机,开始制作一些低廉价格材料玻璃、塑料、烧制料器等仿玉廉价手镯。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手镯、玉手镯、银手镯等高档腕间饰品才登上了普及、流行的舞台。男士也从单纯佩戴手表改为了增加佩戴金、银手链;再后来大部分演变为各种材料的手串,一部分冲破世俗的枷索演变成了手镯。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热门标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