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到六二年,是我国现代经济史上最困难的时期。那时候我国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国内是连续三年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国外是前苏联对我们的苛严逼债。我们的老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山西偏关属于雁北十三县,历来是山西最穷的地方。即便在丰年时分,人们也只能维持基本温饱的水平。所以那里的人往往会出现一些让人捧腹大笑的故事。
偏关农村人大部分住在当地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中,几乎家家户户住在半山腰依势而建的土窑洞里。少数家境梢好的人家住在全部用石料搭建的房子中,连房顶也是用石头做的,房顶没有一根木头,是用石头做成半圆弧形状的。窑洞的宽度不大,前面是糊着麻纸采光的木门窗。家里的光线很不好,倒是冬暖夏凉。沟沟壑壑的农村没有能走任何车辆的路,也全部没有通进电来。
晚上家家户户点的是麻油灯盏。那个麻油灯盏很特别,下面一块四、五寸见方的小木板底座,底座上栽着一根一尺高的细木棍,两寸大、半圆形的黄黑色琉璃灯盏放在木棍顶上,点着灯盏里黄绿色的麻油中的一根细棉花绳后,光线很暗淡。因为窑洞依势而建,家家门前的活动空间都很小,也就一两米吧。那地方水源很奇缺,有的地方得用小毛驴往返十几里往家里驼生活用水,驼一次水用小半天时间。我姐的婆家情况在当地算是好的,住在土坡上,离沟底的垂直距离有百八十米,吃的水需要到沟底去挑。
家里人每天得挑着木头做的水桶经过门前到沟底弯弯曲曲、很陡很陡的羊肠小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