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 and SupportEnglish

00:00:00

优选会员可享无限制生成

银镯缘(三)

2019-3-19 08:22 来自 镯痴仙 发布 @ 情怀故事

直到七六年终于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个银匠吴师傅。这个银匠师傅原来就是南河槽经营银饰店多年的老手艺人,文化大革命后被迫改行做起了扫把生意。有了过去的经历,不是特别好的关系、不是碍不开的面子一般不会给人做像银手镯这样的东西,而且怕给人留下把柄,即便做,也绝对不会收取加工费。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希望他把这一千多克银料打成一对银手镯。他告诉我,我的银手镯原来是杂银做的,最好的含银量也只有百分之八十五,最次的只有百分之七十,材料太硬了,太粗了做不了,弯不回来,只能做成五只。最终做成了分别是二百一十克重的两只,二百四十克重的两只,二百七十克重的一只。银匠师傅的手艺不错,银手镯做的很好,看起来最细的也比十两重的手镯还要粗不少,虽然梢梢有些遗憾,但基本拥有了达到我胸中愿望的东西。吴师傅不收我的加工费,我只好买了好多其他礼物答谢了人家。这些银手镯平时我左手戴四只,右手戴一只,干体力活时觉得不方便,取下来,自己觉得很惬意。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富裕了。凡我出门办事或旅游到一个新地方,梢有空暇,一定要转一转当地的银饰店和古玩店,到处寻找心怡的银手镯,技术高超的打银师傅。在北京民族宫的少数民族服饰展览会上,我曾看见过手指粗的鄂伦春人四股拧成的麻花手镯,也看到过彝人高浮雕式龙形开口大银手镯。那对大银手镯的面宽约有三十毫米,厚度约有二十毫米,我猜想不是实心铸造的就是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热门标签 更多